课程大纲
课程名称:企业资源计划(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, ERP)
课程开设部门: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
教学目的和要求:
ERP是企业运作管理思想,通过软件系统把管理思想在企业业务中实现,因其效益显著而被企业积极使用,是本科四年学习中与企业实际结合最紧密的课程之一,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方法有综合的认识;通过系统软件的操作使学生对企业业务过程增强感性认识,并有助于更深刻理解本专业的知识;使学生从管理及信息化角度全面地理解ERP知识,将管理思想、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相融合,理解如何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来改进企业管理,解决制造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。
本课程引领学生对我国民族信息产业的了解,提升学生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;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,使学生基本了解企业信息管理思想的内涵,了解科学技术与管理思想相辅相成的关系,认识到创新思维对科学管理的重要性,增强创新意识;通过对企业流程的介绍,结合实验教学,加强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认识,分清楚企业管理中人与系统的关系,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制度,引领学生意识到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、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。
教学方式:
课程以学生为主体,设计“理论教学-软件实验-案例分析”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。
①理论教学:ERP课程以管理思想、ERP概念、企业运作的讲解为主,引入系统的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,结合理论课程逐步分析渗透,引导学生思考企业运作中的问题,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原理方法,并提升自身素养。
②实验教学:软件实验的直观性和交互性,有助于营造出学生参与实践互动、开放的氛围,从简到难掌握ERP系统的操作过程,通过操作ERP系统流程印证ERP原理知识,不仅能够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,还可加强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。
③案例分析: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,在课下和撰写案例,课堂进行展示和讨论。案例分析阶段是促使学生拓展信息化视野的手段,了解当前最新的信息资讯是理解ERP理论和应用趋势的主要方式之一。
教学课时及分配:3 × 16 = 48课时,其中授课24课时,案例分析与讨论8课时,课程实验16课时。
考核形式:课程总成绩由平时考勤(10%)、案例分析(10%)、课程实验(20%)和期末考试(60%)四部分成绩组成。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。
所用教材: 张涛主编,《企业资源计划(ERP)原理与实践》(第3版)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20.
参考书目:
1.程控,革扬主编,《MRPII/ERP原理与应用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6.
2.程国卿,《企业资源计划(ERP)原理及应用 (第3版) 》, 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13.
3.陈孟健, 《企业资源计划(ERP)原理及应用(第4版)》, 电子工业出版社, 2018.
4.李建, 《企业资源计划(ERP)及其应用(第5版)》, 电子工业出版社, 2021.
参考网站:
2.http://www.yonyou.com/
8.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
课程总结:
日期 | 详细信息 | 截止时间 |
---|---|---|